|
大家好,今天的内容将围绕英伟达黄仁勋展开,同时也会对黄仁勋个人介绍进行详细讲解,希望本文能为您提供实用的信息! 本文目录 - 英伟达黄仁勋简介
- 英伟达黄仁勋是哪里人
- 英伟达秀全球最大GPU,黄仁勋从烤箱里拿出的产品果然「爆了」
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,我们不禁要问:谁是这个时代的领军人物?答案是肯定的,那就是英伟达的创始人兼CEO——黄仁勋。这位科技界的翘楚,凭借其对图形处理技术的深刻理解和对创新的不懈追求,带领英伟达成为了全球领先的GPU(图形处理器)制造商。接下来,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这位传奇人物的故事。 一、黄仁勋的早年经历 黄仁勋出生于1963年,出生在澳门,成长于美国。他的父亲是香港人,母亲是美国人。在黄仁勋的成长过程中,他受到了中美文化的影响,这对他后来的事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。 在大学时期,黄仁勋选择了电子工程作为自己的专业。他曾在英特尔实习,并在此期间对计算机硬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。毕业后,他进入了一家名为Silicon Graphics的公司,开始了自己的职业生涯。 二、英伟达的创立与发展 1993年,黄仁勋与克里斯·安吉尔(Chris Ander)和奎因·洛夫(Quinn Luvo)共同创立了英伟达。当时,他们的目标是研发出一种能够改变图形处理行业的GPU。 在黄仁勋的领导下,英伟达迅速发展壮大。他们推出了多款具有革命性的GPU产品,如GeForce、Tesla等。这些产品不仅改变了图形处理行业,还推动了计算机游戏、虚拟现实、自动驾驶等领域的发展。 三、黄仁勋的领导风格 黄仁勋是一位极具远见卓识的领导者。他深知,要想在竞争激烈的科技行业立于不败之地,就必须不断创新。因此,他鼓励员工敢于挑战权威,勇于尝试新事物。 以下是一些关于黄仁勋领导风格的要点: | 项目 | 描述 |
|---|
| 创新精神 | 鼓励员工挑战权威,勇于尝试新事物 |
|---|
| 团队协作 | 强调团队合作,相信团队的力量 |
|---|
| 人才培养 | 注重人才培养,为员工提供良好的发展平台 |
|---|
| 战略眼光 | 具有远见卓识,能够把握行业发展趋势 |
|---|
四、黄仁勋的成就与荣誉 黄仁勋的杰出贡献使他获得了许多荣誉。以下是一些重要的奖项和荣誉: | 时间 | 奖项/荣誉 | 描述 |
|---|
| 2008年 | 福布斯“全球最具影响力商业人物” | |
|---|
| 2016年 | IEEE计算机视觉终身成就奖 | |
|---|
| 2018年 | 荣获美国工程院院士称号 | |
|---|
五、黄仁勋的未来展望 面对未来,黄仁勋表示,英伟达将继续致力于推动科技发展,为人类社会创造更多价值。以下是黄仁勋对未来的一些展望: | 领域 | 展望 |
|---|
| 自动驾驶 | 英伟达将继续研发自动驾驶技术,推动自动驾驶汽车的普及 |
|---|
| 人工智能 | 英伟达将加大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投入,为人工智能的发展贡献力量 |
|---|
| 云计算 | 英伟达将积极参与云计算市场,为客户提供优质的服务 |
|---|
总结 黄仁勋是一位极具影响力的科技企业家。他带领英伟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,为全球科技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。在未来的日子里,我们期待黄仁勋和他的团队能够继续引领科技潮流,为人类社会创造更多美好。 以上就是关于英伟达黄仁勋的介绍,希望对您有所帮助。如果您对黄仁勋或其他科技企业家感兴趣,欢迎关注我们的后续报道。 英伟达黄仁勋简介黄仁勋是NVIDIA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。 黄仁勋,美籍华人,1963年2月17日出生,NVIDIA公司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。2021年11月,入选《福布斯中国·北美华人精英TOP60》。2023年9月8日,《时代》周刊发布了首届全球百大AI人物,2023年AI领域最有影响力100人榜单显示,英伟达创始人兼CEO黄仁勋被评为全球AI领袖。 媒体报道称英伟达线上发布会,视频演讲中的黄仁勋并非真人,而是通过AI合成的特效空气。对此,英伟达发言人表示,在1小时48分钟的视频中,绝大多数为真人出镜,只有14秒为了展示3D仿真模拟平台的技术,而让特效制作的黄仁勋出场。 人物经历 黄仁勋是幼童留美。9岁那年和比自己大一岁的哥哥,被父亲送到了华盛顿州的舅舅家。据他说,当工程师的父亲这样做,主要是出于教育考虑。到美国后,舅舅家经济非常困难,很快把小哥俩送到了肯塔基州的一所乡村寄宿学校。黄仁勋后来回忆说,这个学校其实更像一所少年教养院,每个孩子都有刀,而有的同学更是全身刺青。 多年以后,黄仁勋回忆起这段生活时承认,自己也参与了许多淘气活动,比如爬墙上树、偷吃东西甚至抽烟。但这危险的一课并没有让自己变坏,反而学会了坚强和适应环境,他认为这对自己的一生都有好处。 以上内容参考:百度百科—黄仁勋 英伟达黄仁勋是哪里人
1.黄仁勋是英伟达的创始人,他的家乡是中国福建省泉州市永春县桃源镇。 2.黄仁勋的家族在永春县桃源镇经营茶叶生意,他的父亲在上世纪70年代前往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攻读电子工程学硕士。 3.在完成学业并在硅谷的一家芯片设计公司担任工程师后,黄仁勋的父母回到中国定居,并创办了一家小型电子公司。 4.黄仁勋从小就对电子工程和计算机技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,并在父母的鼓励下,最终在他们的家乡创办了英伟达公司。 5.黄仁勋不仅是一位杰出的企业家,也是一位知名的科技领袖。他领导英伟达公司开发了一系列高性能图形处理和人工智能芯片。 6.这些芯片为计算机视觉、机器人技术、自动驾驶等领域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。 7.综上所述,黄仁勋是一个在商业和技术领域都有卓越成就的人物,人们对他的创新精神充满敬意。 英伟达秀全球最大GPU,黄仁勋从烤箱里拿出的产品果然「爆了」 SegmentFault思否报道丨公众号:SegmentFault 是他,还是那个男人,那个熟悉的皮夹克。 5月 14日晚,黄仁勋在厨房召开了英伟达 GTC 2020线上发布会。由于新冠病毒疫情影响,英伟达原计划的现场活动被迫取消,定于 3月 24日通过媒体发布的新闻稿也未见踪影。千呼万唤中,黄仁勋终于在烤箱前和大家见面了。 本届 GTC从预热开始就不走寻常路,黄仁勋在大会前一天晒出了自己从烤箱里拿出了全新的安培(Ampere)架构 GPU NVIDIA A100。 令人颇感意外的是,虽然无法举办线下活动,英伟达竟然连线上直播都懒得办,直接播放了黄仁勋在自家厨房里录制的视频完成了新品发布。果然是手里有「硬货」就不在乎形式了。 英伟达的首款安培架构 GPU可以算「史上最强」了,基于 7nm工艺制程,拥有 540亿晶体管,面积为826mm²,与 Volta架构相比性能提升了 20倍,既可以做训练也可以做推理。 NVIDIA A100具有 TF32的第三代 Tensor Core核心,能在不更改任何代码的情况下将 FP32精度下的 AI性能提高 20倍,达到19.5万亿次/秒。 多实例 GPU-MG可将单个 A100 GPU分割为 7个独立的 GPU,根据任务不同提供不同的计算力,实现最佳利用率和投资回报率的最大化。 NVIDIA A100新的效率技术利用了AI数学固有的稀疏性,优化之后性能提升了一倍。 英伟达将 NVIDIA A100的特性总结为以下 5点: 黄仁勋说:“Ampere架构的突破性设计为英伟达第八代GPU提供了迄今为止最大的性能飞跃,集 AI训练和推理于一身,并且其性能相比于前代产品提升了高达 20倍。这是有史以来首次,可以在一个平台上实现对横向扩展以及纵向扩展的负载的加速。A100将在提高吞吐量的同时,降低数据中心的成本。” NVIDIA A100是第一个基于 NVIDIA安培架构的 GPU,提供了在 NVIDIA八代 GPU里最大的性能提升,它还可用于数据分析,科学计算和云图形,并已全面投产并交付给全球客户。 全球 18家领先的服务提供商和系统构建商正在将 NVIDIA A100整合到他们的服务和产品中,其中包括阿里云、AWS、百度云、思科、Dell Technologies、Google Cloud、HPE、Microsoft Azure和甲骨文。 黄仁勋还介绍了基于 NVIDIA A100的第三代 AI系统 DGX-A100 AI。DGX-A100 AI是世界上第一台单节点 AI算力达到 5 PFLOPS的服务器,每台 DGX A100可以分割为多达 56个独立运行的实例,还集合了 8个 NVIDIA A100 GPU,每个 GPU均支持 12路 NVLink互连总线。 据了解,与其他高端 CPU服务器相比,DGXA100的 AI计算性能高 150倍、内存带宽高 40倍、IO带宽高 40倍。 黄仁勋说:“AI已经被应用到云计算、汽车、零售、医疗等众多领域,AI算法也正变得越来越复杂和多样。ResNet模型的算力需求从2016年到现在已经增加了3000倍,我们需要更好的解决方案。” 如此强大的 DGX-A100 AI售价自然也不便宜,标价 19.9万美元,约合人民币 141万元。 此外,黄仁勋还提到了英伟达新一代 DGXSuper POD集群,由 140台DGXA100系统组成,AI算力达 700 Petaflops,相当于数千台服务器的性能。 据了解,首批 DGXSuper POD将部署在美国能源部阿贡国家实验室,用于新冠病毒疫情相关的研究。 除了以上两款重磅产品,黄仁勋还宣布推出了 NVIDIA Merlin,这是一个用于构建下一代推荐系统的端到端框架,该系统正迅速成为更加个性化互联网的引擎。Merlin将创建一个 100 TB数据集推荐系统所需的时间从四天减少到 20分钟。 英伟达此次还推出了众多 AI领域相关产品,包括以太网智能网卡 Mellanox ConnectX-6 Lx SmartNIC、EGX边缘 AI平台和一系列软件更新扩展。 1.以太网智能网卡 Mellanox ConnectX-6 Lx SmartNIC ConnectX-6 Lx是业界首个为 25Gb/s优化的安全智能网卡,可提供两个 25Gb/s端口或一个 50Gb/s端口。 2.EGX边缘 AI平台 EGX Edge AI平台是首款基于 NVIDIA安培架构的边缘 AI产品,可接收高达 200Gbps的数据,并将其直接发送到 GPU内存进行 AI或 5G信号处理。 3.Spark 3.0 英伟达还宣布在 Spark 3.0上支持 NVIDIA GPU加速,基于 RAPIDS的 Spark 3.0,打破了提取,转换和加载数据的性能基准。它已经帮助 Adobe Intelligent Services将计算成本降低了90%。 4.NVIDIA Jarvis 黄仁勋在发布会中详细介绍了 NVIDIA Jarvis,这是一个新的端到端平台,可以充分发挥英伟达 AI平台的强大功能,创建实时多模态对话式 AI。 5.Misty交互 AI 现场演示中,一个名为 Misty的 AI系统展示了实时理解并回答一系列有关天气的复杂问题的交互过程。 自动驾驶方面,英伟达也将安培架构嵌入了新的 NVIDIA DRIVE平台。据了解,小马智行、法拉第未来等自动驾驶企业已宣布采用 NVIDIA DRIVE AGX计算平台。 英伟达的 NVIDIA Isaac软件定义的机器人平台还将用于宝马集团工厂。英伟达机器人技术全球生态系统涵盖配送、零售、自主移动机器人、农业、服务业、物流、制造和医疗保健各个行业。 英伟达这场时隔 3年的发布会可谓诚意满满,首次推出的安培架构给足了惊喜,性能提升 20倍的 NVIDIA A100 GPU可谓性能飞跃。 虽然发布会并不是现场直播,但依旧爆点十足。一台就比千台强的 DGX-A100 AI也印证了黄仁勋那就经典名言“买的越多,赚的越多”。英伟达的 AI解决方案已经覆盖了各行各业,强大的 AI生态正在形成。 中国工程院院士倪光南曾表示:「芯片设计门槛极高,只有极少数企业能够承受中高端芯片研发成本,这也制约了芯片领域创新。」 英伟达在本届 GTC上推出的安培架构和基于此的一系列 AI平台无一部显示了一个 AI芯片巨头的实力,又一次树立了性能标杆。 根据 Gartner的预测数据,未来 5年内全球人工智能芯片市场规模将呈飙升趋势,自 2018年的 42.7亿美元,升高至 343亿美元,增长已超过 7倍,可见 AI芯片市场有较大增长空间。 尽管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,中国的 AI芯片研发还存在一定差距,但过去两年中,中国 AI芯片初创企业已获得了数亿美元的资金。华为等公司也开发了令人印象深刻的芯片设计。 但芯片开发极具复杂性,中国人才的短缺以及缺乏多家全球销售排名前 15位的中国半导体公司的情况表明,中国仍需要取得重大进展,才能在半导体领域与美国匹敌。 感谢您的耐心阅读,关于英伟达黄仁勋和黄仁勋个人介绍的讨论到此结束!
|